1921年初,新民学会内部就&ldo;改造中国与世界&rdo;应用什么主义展开讨论,何叔衡明确反对无政府主义,表示应信仰马克思主义。同年6月,湖南军阀以&ldo;宣传过激主义&rdo;的罪名,撤销其教育馆馆长之职,7月间,他与毛泽东在长沙同登一艘轮船赴上海,参加中共建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
湖南,是革命的发祥地。革命,是人们生活的必需。革命者是幸福的,无论在哪个时代,从亘古的大地到苍凉的宇宙间,总会有一种平凡的声音,荡气回肠。有一些平凡人,奋斗不息;历史记录了这些平凡的、从平凡中涌现出来的不平凡的人及他们所做的平凡的和不平凡的事。
中国共产党的发起人中,除了毛泽东、何叔衡、易礼容外,李达、林伯渠、邓中夏、蔡和森等也都是湖南人。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的五大书记中,就有毛泽东、刘少奇、任弼时三个湖南人。湖南籍的革命先驱还有:郭亮、罗亦农、李立三、徐特立、段德昌、何长工、李维汉、李富春、谭震林、陶铸、谢觉哉、毛泽民、蔡协民、左权、耿脱、黄公略、江华、李卓然、滕代远、伍中豪等;我军首次授衔的十大元帅中彭德怀、贺龙、罗荣桓三位是湖南人;十个大将中粟裕、黄克诚、陈赓、谭政、萧劲光、许光达六位是湖南人;上将中有邓华、李涛、王震、萧克、甘泗淇、杨勇、李志民、唐亮、彭绍辉、杨得志、朱良才、宋任穷、苏振华等人;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女中央委员向警予、中国共产党军队中第一个女将军李贞也都是湖南人。彭德怀、罗亦农、彭绍辉等,还都是毛泽东的湘潭老乡。历史给了这些平凡人机遇,时势将这些平凡人造就成了英雄。
△董必武
董必武,是党的&ldo;一大&rdo;代表中仅次于何叔衡的第二个年长者。他1886年3月5日出生于湖北黄安县城一个贫苦的知识分子家庭,从小跟随教私塾的父亲读书,18岁应试中秀才。辛亥革命爆发后赴武昌投奔军政府任秘书官和军政总务科长。1913年反袁世凯的&ldo;二次革命&rdo;失败后流亡东京,人日本大学读法律,并加人了孙中山建立的中华革命党。在日留学期间,他接触到马克思主义书籍,1917年回国后在武汉开办律师事务所并办学,成为湖北颇有些名气的教育家和律师。五四运动后,他的思想转向共产主义,翌年夏,通过李汉俊与陈独秀为首的上海共产党小组接上关系,随即和陈潭秋等在武汉组织共产主义研究小组。
在董老的家乡黄安,就出了两位国家主席(董必武、李先念);200多位军级干部;我军首次授衔就授了50多位将军,如陈锡联、韩先楚、郭天民、周纯全、王建安、谢富治、胡奇才、秦基伟、徐深吉、李天焕、吴先恩、刘昌毅等。这真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过英雄们反过来也可以推进时势的前进。不管是湖南还是湖北的黄安,都是一个极好的例证。
黄安,地处鄂豫皖三省要冲,近代为多战之地,民风勇悍。这些革命前辈从小就受到群众反洋教斗争的影响,既看到周围贫苦之状,又能到武汉等地上学接触到新的物质和精神文明,因此多萌发出寻求真理救国救民的志向。
董老等出外求学有成后,马上为故乡兴办学堂,培养出家乡第一批共产党人,并在大革命的风暴中,促使了民众精神面貌的巨变。土地革命时期,红军曾将黄安称为&ldo;红安&rdo;,解放后又正式定名为红安县。
红安,是人民军队的几支主力―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新四军五师的诞生地。只有这样的坚实基础,才能在一个县里造就出两位国家主席,上百名将军。在这些辉煌的数字下,奠基的是全县48万人口;在战火中有8万人参加了红军、八路军、新四军和南下的刘邓解放大军;先后共有12万军民英勇牺牲。从1927年黄安、麻城暴动至1949年最后解放,大别山上战斗红旗长达22年不倒。
讲起艰难的中国革命,人民都不会忘记从湖南出来的毛泽东走上井冈山;同时人们也不能忘记董必武的家乡‐‐以黄麻为的大别山!
△陈潭秋
与董必武同为武汉代表的陈潭秋,1896年出生于湖北黄冈县一个书香之家。他祖父中过举人,是当地名流,父亲家道中落,还有能力供他上新式学堂。他在中学、大学期间酷爱文学,精通英语,同时也是校内足球健将和长跑能手。在五四运动中他是游行的带头人,并被推选为武汉学生代表之一到上海联络各地学联。经董必武介绍,在思想上接受了共产主义。大学毕业后任湖北人民通讯社记者,并到董必武主持的武汉中学兼任英语教员。1920年秋协助董必武发起成立共产主义研究小组,随后又建立了半公开的社会主义青年团。
△李达
上海代表李达,1890年生于湖南零陵岚角山镇。1913年、1917年两次赴日留学,并在那里开始研究马克思主义。1920年回国后与陈独秀、陈望道等人发起建立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并代理小组书记。他主编《共产党》理论月刊和《新时代》杂志。他是共产党的哲学家,也是党内早期的理论家和宣传鼓动家。
△林伯渠
林伯渠,是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成员,1886年3月20日出生于湖南临澧县。幼年读私塾,1902年人常德西路师范,因学习成绩优秀被送到日本公费留学,常和孙中山、黄兴、宋教仁等交往并加人同盟会。1914年加入中华革命党,继续追随孙中山革命。他二次赴日期间,结识了李大钊,并接受了马列主义。1920年经李大钊、陈独秀介绍,加入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成为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党员之一。随后,他按照李大钊意见,安排孙中山与共产国际代表马林、越飞,中共领导人陈独秀、李大钊会见,商讨国民党改组与国共合作问题。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我有一个空间渔场 窦公公的小傻子 娇养小公主 醉我/美色服我 末世甘棠 阴阳校园之宿舍有鬼 绑架:我与菲律宾绑匪的69天 全家穿成年代文对照组后 星辰掌控者 咸鱼她望父成龙 花开至尊 握住我的手 放开那个男主[快穿] 种田日常[星际] 狗仔很忙 少校的呆萌猫 婚诺 恶少求爱记 重生之军中才女 818我那个青梅竹马的忍村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