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阅读

零点阅读>人在大宋无法无天 > 第603章(第2页)

第603章(第2页)

反观赵祯就舒服得多,虽然依旧是不太能离开皇宫,被禁锢在一个小地方圈禁着,却能登上城楼看满城灯火。

是的。

去年年末赵祯在年关用蒸汽机发电,让皇宫中数千盏电灯发亮。

到了今年年关的时候,大宋正式开始修建电线杆,架设电线,通过汴渠、金水等河流进行水力发电,让电灯照亮千家万户。

“朕泱泱大宋,科技强盛,新成立了大宋电网,现在有那么多电线杆在城里立起来,那是很合理的事情吧。”

这是大宋皇帝陛下赵祯在年关时候,傍晚时分,看着东华门宫墙外,整条东华门街亮起的电灯,向着文武百官宣布时候说的重要讲话。

那笑容满面的神情,以及嘴角快咧到后脑勺的模样,充满了骄傲与自豪感。

他也值得骄傲和自豪。

因为纵观历史,不管以前还是后世,历代皇帝里没有他这样能搞科研的,科学界也没有他这样能当皇帝的。

并且不出意外的话,等收复了西域,历代皇帝里他的评价至少能排进前五,甚至能争一争前三。

若是完成了灭辽和统一大半个东亚的壮举,保二望一,威胁一下嬴政地位都没有问题。

而目前的科学界里,即便是牛顿和爱因斯坦穿过来都没有用,他已经奠定了自己科学界第一人的基础,成为东方科学体系的奠基人。    这样一个在科研与皇权双料冠军的情况下,注定了赵祯历史地位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成就史无前例的伟大!

说不好未来网络时代,人们探讨的不再是王莽是穿越者,而是赵祯了。

在赵祯的光芒下,赵骏都仿佛变得普通。

毕竟一个王朝的强盛功绩,很大时候都要被归功于皇帝。

如果这个皇帝又恰好比较出色的话。

就如同世人都只觉得是汉武帝英明神武,却忘记了前线真正打仗的是卫青和霍去病一样。

而与汴梁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相并行的,还有城中的变化。

经历一年时间,开封汴梁城也已经大变模样。城中开始陆陆续续搞起了拆迁,进行小范围的现代化城市建设。

正如赵骏之前说过的那样,开封府必须及早进行征地工作,否则越拖汴梁的地价越贵,到时候朝廷需要征地花费的钱财越多,那就更加得不偿失。

然后就是各种自行车、黄包车穿梭,还有电报线开始铺设,南城外有火车站,可以直接抵达襄阳。

第一批移植到海南的橡胶已经成熟了,虽然里面有不适应环境或者种植不合理而死了一些,但存活下来的橡胶树迅速扎根下来,然后茁壮成长,到庆历八年和庆历九年,差不多就能收割。

工业是现成的,很多东西早就已经铺开,就差原材料。比如自行车设计工作早就已经完成,之后各种试验、打造也没有什么问题,就差橡胶作为轮胎开始大规模生产。

有赵骏这个先驱者在的好处实在是太多,后世工业革命之后,商品的发展要根据需求和创新,人们觉得自行车这个东西有用,才会开始进行发明创造。

而赵骏却不需要看现在的市场,他知道未来有些什么东西,直接下令建造就行。通过朝廷宏观调控,几乎是在预判市场的需求。

于是在这样的远超时代的眼光下,大宋的发展自然也是一骑绝尘,以常人难以理解的速度狂飙而去。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

现在的大宋有点像是晚清民国。

开封就是上海,各种新奇事物首先会出现在这里,与封建社会碰撞出奇特的火花。

而大宋其余地方则依旧是以前的模样,没有太大的改变。

除了生活过得好了,能吃饱穿暖,压迫剥削的人少了以外,整个社会面貌和整体结构,依旧是古代封建王朝那一套。

南方的宗族力量依旧强大,地方官府依旧掌握着巨大的权力,农村的社会风气,封建迷信思想还是盛行。

但赵骏相信随着时间的流逝,随着大宋的科技水平不断攀升,随着教育思想普及,这些封建余孽、陈规陋习,迟早都会慢慢消失在历史长河里。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武魂城拍卖八蛛矛,比比东上瘾了  陆总,太太才是那晚的白月光  我成了精神病院的大怪物  高升  和离后,反派后娘福载天下!  重生后她逆天改命当首富  吞噬星空中之燃命  足球:拒绝国足,我入德国国家队  玄学符妻算卦灵:猎户吃糠我吃肉  星海坠人间  空间农女:我在古代囤粮养崽  战略级幻想症  宋欢傅辰年  我的绝色女总裁  重回八零,怒甩渣夫二嫁糙汉厂长  七零娇娇女把糙汉老公撩到吐血  反派们听到我心声后,全不淡定了  火影:我带着满级号穿越了  不灭日月仙  虐文女主忙抓鬼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