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阅读

零点阅读>重生军工子弟笔趣阁无弹窗 > 1730 要掏苏联人的技术经验得先学他们的语言(第1页)

1730 要掏苏联人的技术经验得先学他们的语言(第1页)

要掏苏联人的技术经验,得先学他们的语言

“小区里面之前我们还是考虑种土豆的,考虑着人多,到时候抢起来,麻烦……”

郑宇成没有听出谢凯话里面的揶揄。

“谁告诉你们苏联人喜欢种土豆的?他们在苏联土豆估计都快吃吐了!那是因为粮食供应紧张,配给不足,所以他们才种土豆,用以补贴家里粮食不足!”谢凯很严肃地告诉郑宇成。

汪贵林跟旁边的孙玉成都是瞪大了眼睛。

他们以为,苏联人是对土豆有着天生的热爱。

土豆种植起来,藤蔓长起来,看着也是不错的,何况下面的土豆还是可以吃的。能做菜,能当主食填饱肚子。

“之前也没人给咱说,当初我问郑权,他说苏联人很多都在院子种土豆……”郑宇成一脸委屈地辩解,“而且基地不少人也说当年在苏联留学的时候,苏联人喜欢种土豆。”

整这么大个乌龙,郑宇成确实不好意思。

太掉他郑主任的面子了。

堂堂一个拥有十多万干部职工的企业曾经的最高负责人,居然如此没有见识。

“苏联国内的情况跟我们国内前些年没有改革开放时候的情况比较相似,只不过过程跟咱们反着来的……”谢凯叹了口气,这不能怪郑宇成,之前国内根本就不多了解苏联这些情况。

“改革开放前,国家经济发展很慢,随着改革持续推进,国内粮食增产迅猛,各种供应越来越充足,物资也变得丰富起来;苏联则因为经济结构单一,所有重心都向军事工业为主的重工业领域倾斜,轻工业发展很差,从而影响整个国内民生供给系统,当他们经济越来越困难的时候,物资供给更匮乏,要不然他们能对我们国内的轻工业产品需求那么庞大?”

对于这个,随着国内越来越了解国际情况,以后很多人都会知道的。

苏联的工业发展,偏科了。

以重工业为主,轻工业几乎很少投入。

而中国改革开放,则是从轻工业开始,先让全国人吃饱穿暖,有钱了,逐步发展重工业。

“很多技术员,工资并不高,加上很多生孩子又比较多,在生产计划因为经济困难大幅度削减下,拿到手的工资跟奖金更少,根本没法养活一家人……为了填饱一家人肚子,才在院子里种土豆。咱们基地当初供应不充足时,这一片也不是有很多人种土豆等作物嘛。”

“咱们基地那有几家人种这东西?”郑宇成反驳着谢凯的话。

谢凯直接撇嘴,这老家伙真当自己记性不好?

从小在基地长大,而且基地周围到处都是他们的天然游乐场,自然清楚这里是否种过土豆。

以前种的人不多,即使全国供应都紧张时,基地里的供应也没有太差,即使因为国内生产能力差,如同糖、自行车、收音机什么的曾经无法保障供应,粮食什么的从来没缺过的。

以前有人在这片种土豆,或许是为了打发时间。

谢凯这帮子基地的子弟,从小就在这一片玩儿,只要土豆长出来有拇指大小,就会偷偷从沙子里把土豆刨出来,躲到隐蔽的地方烤土豆吃……

这是谢凯这帮人儿时最大的乐趣之一。

基地原本也打算在这片种植土豆的,可惜,就因为当年谢凯他们祸害得太厉害,后来作罢了。

私人种植的,更是到后来没有了,种了连土豆种都无法回收,谁还有心思种?

“确实,要是让他们看到院子里种上土豆,误认为咱们物资供应不充足,解释起来就麻烦了。”孙玉成看着郑宇成,啥话都没法说。

事情是郑宇成的意思。

老主任的面子,是不能落的。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重生三国之温侯亲卫统领  任他  大国公传  守墓人之万眼青铜尊  宠入豪门  隐婚挚爱:前夫请克制  刁萌妹子斗腹黑恶魔  一战惊九霄  拾刀行  臆想领域  阿拉伯通史  古代悠闲生活  天可汗时代:大唐帝国政界往事  方士的历史  庶女贵妾  抗日之我只是个炊事员  管用旧情人  去异界打炉石  目觉测算  我的无限战舰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